Search

稍早無意間看到詹喬愉 - 三條魚Tri Fish貼了《車諾比的聲音》一書心得,這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稍早無意間看到詹喬愉 - 三條魚Tri Fish貼了《車諾比的聲音》一書心得,這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報導文學鉅著,讓我想起一年前的新聞所採訪寫作期末考。

當時,老師指定以這本書的內容為依據,要我們化身為俄羅斯記者,用四小時的時間撰寫一篇「車諾比事件三年後的回顧報導」。當然,如果事前完全沒看過書,一定穩穩被當,所以學期中我就開始細細研讀了。

因此,我很了解這本書為何能獲得如此不朽的評價:作者大量且有效的訪談車諾比居民外,也訪談了官員、軍人等政府內部人士,並且以當事人為第一人稱的角度撰文,讓「記者本人」的角色從文字裡消失。最終彙整成一部屬於車諾比的「口述歷史文獻」,得以不帶任何個人批判的,以全面而多元的角度,呈現車諾比最接近真相的真相。

以下節錄當年模擬報導之結論部分,也可以作為我的閱讀心得:

---

「從他們眼中,可以看見這場災難中的另一場災難,與蘇聯政府面對這場世紀大難的顢頇與艱難。也許追根究底是人類本能,但在一場國家災難面前,我們是否要將政府視為冤頭債主,復仇了事?又或者,試圖去理解時代背景,以及身在其中不同立場的人們,各自懷抱著怎樣的心情在看待這事件呢?

在無知與國家信念交織之下,善後人員赴湯蹈火前往車諾比,卻帶回了一身殘疾,無疑是車諾比悲劇中的另一場悲劇。這場災難後,我們還能好好活著,不用擔心到處流竄的輻射污染,全都要感謝這群以國家為己任的人們的付出。蘇聯政府無法在第一時間妥善安排這些人的後續、掩蓋了過多資訊,一度動搖了人民對國家的信任;當事過境遷,也該是好好清點、撫卹、公開真相的時候了。」

---

「在一場國家災難面前,我們是否要將政府視為冤頭債主,復仇了事?又或者,試圖去理解時代背景,以及身在其中不同立場的人們,各自懷抱著怎樣的心情在看待這事件呢?」這一段,其實同樣適用疫情當下,陰謀論、網軍說、人們逐漸開始互相猜忌的台灣,實在很有感。

非常推薦此書給對報導文學、核能議題有興趣的人閱讀。防疫在家有時間,直接看書最精彩!網路下訂,1~2天就會寄到家裡了喔~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的momo博客來都是,超方便的呢!

(每次我提到品牌都有人說我業配,其實這篇是業配《車諾比的聲音》、momo和博客來啦,太尊絕不凡惹!)(才怪,如果是真的就厲害了XD)

疫情至今,我已花10000買書,剁手手QQ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